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活動結束後,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全體成員於蘭毗尼園,與悉達多太子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莊偉敏攝
圖說: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主席頒發感謝狀予滿慧法師,感謝常住的支持。 人間社記者張利平攝
圖說:滿慧法師呼籲,佛教不僅是修行與信仰,更要積極投入社會事業,為青年提供參與的平台與成長的機會。 人間社記者張利平攝
圖說:如音法師在「一針一線傳心意」課程中,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解說人間佛教即「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人間社記者莊偉敏攝
圖說:禪繞畫課程「一念一花開·一心一世界」由妙豪法師授課。 人間社記者莊偉敏攝
圖說:有宗法師講說「與心對話的時間——菩薩心·青年力」。 人間社記者莊偉敏攝
圖說:營員在「一針一線傳心意」課程中,認真聆聽《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思想內容。 人間社記者莊偉敏攝
圖說: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全體成員與滿慧法師(左)、有宗法師(右)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張利平攝馬六甲技術大學佛學會傳承營 信仰中找到方向價值
2025-07-29
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31人,於7月25日至27日在佛光山東禪寺舉辦傳承營「相親相愛一家人」,禮請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執行長如音法師、輔導法師有宗法師、東禪佛教學院教務長妙豪法師授課。
如音法師在「一針一線傳心意」課程中,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解說人間佛教即「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將宗教的超越精神融入人倫道德,注重人格的完善與人生境界的提升。
如音法師指出,人間佛教的精神強調「人成即佛成」,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在問答環節中,營員提問應如何面對團體中不同的聲音與見解。法師表示,應學習尊重包容,聆聽四方意見,事事以大局為重,遵循「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管理原則,定能維護團體和諧。
禪繞畫課程「一念一花開.一心一世界」由妙豪法師授課,鼓勵營員拋開美術繪畫的技法標準,隨心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自性佛光」。「沒有錯誤的線條,每一筆都是作品的一部分」,法師引導營員透過點、線等基本元素的流動,運用PN筆與紙面接觸的感受,重新找回書畫的樂趣。「許多初學者常因擔心畫得不好而感到沮喪,這時不妨提醒自己,每一條線都是獨特的,都是通往更圓滿自我的過程。」妙豪法師提振營員信心。
有宗法師講說「與心對話的時間–菩薩心·青年力」,探討青年應具備承擔力、辨別力、自制力、鼓勵力4種力量與大願心、清淨心、慈悲心、般若心4種心。他以自身經歷分享如何扮演好佛教徒的角色,指出應學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設定人生GPS,找到活著的意義。身為佛教徒應努力提升對佛教的認識與宗教情操,增強信心,堅定道心。
活動尾聲,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應邀開示,「學佛的我們都希望生生世世與佛有因緣」,要如何確保每一世都能找回本心,有三個關鍵:首先要珍惜親近三寶的因緣;再者聽聞佛法,思惟法義;第三則是將佛法諦理契入佛心。他呼籲,佛教不僅是修行與信仰,更要積極投入社會事業,為青年提供參與的平台與成長的機會,如此不僅能延續法脈,也能讓青年在信仰中找到方向與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的成立,緣起於2012年協助「大馬好」環保義工組的因緣。其中,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馬六甲分會督導長薛仙明為佛學會創辦人之一。此後數年間,多位佛光青年先後擔任該佛學會主席,與東禪寺建立起深厚的法誼與長期的交流合作關係。
如音法師在「一針一線傳心意」課程中,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解說人間佛教即「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將宗教的超越精神融入人倫道德,注重人格的完善與人生境界的提升。
如音法師指出,人間佛教的精神強調「人成即佛成」,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在問答環節中,營員提問應如何面對團體中不同的聲音與見解。法師表示,應學習尊重包容,聆聽四方意見,事事以大局為重,遵循「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管理原則,定能維護團體和諧。
禪繞畫課程「一念一花開.一心一世界」由妙豪法師授課,鼓勵營員拋開美術繪畫的技法標準,隨心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自性佛光」。「沒有錯誤的線條,每一筆都是作品的一部分」,法師引導營員透過點、線等基本元素的流動,運用PN筆與紙面接觸的感受,重新找回書畫的樂趣。「許多初學者常因擔心畫得不好而感到沮喪,這時不妨提醒自己,每一條線都是獨特的,都是通往更圓滿自我的過程。」妙豪法師提振營員信心。
有宗法師講說「與心對話的時間–菩薩心·青年力」,探討青年應具備承擔力、辨別力、自制力、鼓勵力4種力量與大願心、清淨心、慈悲心、般若心4種心。他以自身經歷分享如何扮演好佛教徒的角色,指出應學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設定人生GPS,找到活著的意義。身為佛教徒應努力提升對佛教的認識與宗教情操,增強信心,堅定道心。
活動尾聲,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應邀開示,「學佛的我們都希望生生世世與佛有因緣」,要如何確保每一世都能找回本心,有三個關鍵:首先要珍惜親近三寶的因緣;再者聽聞佛法,思惟法義;第三則是將佛法諦理契入佛心。他呼籲,佛教不僅是修行與信仰,更要積極投入社會事業,為青年提供參與的平台與成長的機會,如此不僅能延續法脈,也能讓青年在信仰中找到方向與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馬六甲技術大學(UTeM)佛學會的成立,緣起於2012年協助「大馬好」環保義工組的因緣。其中,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馬六甲分會督導長薛仙明為佛學會創辦人之一。此後數年間,多位佛光青年先後擔任該佛學會主席,與東禪寺建立起深厚的法誼與長期的交流合作關係。
最新消息
西方寺參與藝術美食節 以文化結緣傳遞佛法之美
2025-11-13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綻放法華禪寺
2025-11-13佛光山金光明童軍團淨灘行動 以行動守護永續環境
2025-11-13心保和尚與菲國佛光人接心 共祈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2025-11-13逢甲大學參訪惠中寺 體悟娑婆的「妙法蓮華」
2025-11-13曼城佛光會和童軍齊赴英國國殤周日 與在地居民同祈世界和平
2025-11-13四海都有佛光人 光明寺喜迎郵輪旅行團
2025-11-13從心出發共育菩提 台北道場愛心媽媽培訓啟發新視野
2025-11-13屏東講堂知賓培訓 樹立佛光人專業形象
2025-11-13香雲寺關懷社區 參與奧斯汀退伍軍人節遊行觀摩學習
2025-11-13
相
關
消
息







